We wanted to share with you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e interview, we hope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or Mandarin speaking readers will enjoy this interview as much as we enjoyed reading its Turkish translation. With best regards to Mr. Kang-Sheng Lee, here’s the interview in its original version.
第70届柏林國際電影節上,這是2020年流感大流行之前的最後一次國際盛事之一,我們有機會會見了《日子》團隊、導演蔡明亮和男主角李康生。在得到我們的面試承諾後,隨著世界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期,採訪花費了一些時間。在Dial M for Movie,我們很榮幸終於能夠向您介紹這次面試。我們要感謝 翊雯唐 (Joyce Tang) 協助我們進行採訪,感謝 Merve Bülbül 將我們的問題從土耳其語翻譯成繁體中文。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沒有對話,讓我們對劇本的形式覺得很好奇。雖然這部電影面對觀眾時不用對話,但在片場所使用的劇本是什麼形式?關於這樣的劇本模式,你能跟我們分享是怎麼調整自己適應這樣的工作方式 ?
嚴格說起來,日子是沒有劇本的。在拍攝過程中,導演也沒有寫劇本。它的由來是因爲我小中風而引起舊疾,脖子生病兩年半,會不由自主地歪向左邊。所以在這兩年半中,他有時會拍我的記錄片,那時候我因爲在生病不舒服,也很不願意配合。還有我不喜歡在最狼狽的狀態下被人看到。後來是因爲導演,他認識泰國的亞儂,才慢慢有這部日子的開端…。所以當時導演是一面剪接,一面想故事。所以這部戲大概拍了三四年才完成。

《日子》由很長的場景組成,有些場景是在攝影機固定下拍攝的。所以我們想知道這部電影拍攝一個場景需要多少鏡頭。我們想知道你的看法,尤其是在連續場景裡定機拍攝的場景中,是一個怎麼樣的過程 ?
其實看過蔡導演以前的作品,就知道他很喜歡用長鏡頭;而我跟蔡導演合作了快 30年,也都很習慣長鏡頭的拍攝,彼此之間很有默契,大概也知道他想要我有什麼樣的表現。通常在一個人表演的時候的 Take 反而比較多而且比較長,比如說吃飯,睡覺、沉思、走路。反而是有對手,有表演的時候。通常都是三個take以內就 OK。

你如何準備角色?康被描繪成一個非常孤獨的人。影片中大量的時間來描寫康的孤獨,甚至他更不是一個在人群裏而感到孤獨的人。要在一部沒有對話的電影中塑造這樣的一個角色,一定非常困難。這個角色的創作靈感來自哪裡 ?
蔡導演的電影的人物都很孤獨,尤其沒有言語或故事性的表演更加難。我是因爲跟他長期的默契,所以了解他所要表達的意念。因爲他已經厭倦拍有故事性、有情節的電影⋯⋯所以對我來說,有沒有劇本都不是問題。因爲從《臉》之後,我幾乎都不看他的劇本,因爲他的劇本只有大綱。
當你一開始收到這個故事或劇本時,你對這個故事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
《日子》其實是蔡導演和王製片自己在進行,我其實一直也不知道。他們先去拍泰國的亞儂一段,然後拍完隔了一陣子,又將我以前生病的片段剪進去,又隔了差不多半年,才叫我去泰國和亞儂對戲,接着又回來臺灣拍我剩下的部分。所以我在這期間完全沒有收到劇本,也不知道他們在泰國拍了亞儂什麼東西,所以這部片是經歷了三四年才完成。

你早期曾與蔡明亮一起在《洞》(1998)、《你那邊幾點?》(2001)和《天邊一朵雲》(2005)等廣受好評的電影合作過。與他合作多年的感覺如何?尤其是你這次因為《日子》與蔡明亮合作,我們假設你與他的電影關係應該很緊密。你能讓我們瞭解一下這樣合作關係嗎 ?
我和蔡導演從《你那邊幾點》後開始成立一家電影公司,之前都是在臺灣的一家中央電影公司。蔡導演就像我的老師、我的父親、我的親人一樣,他也協助我,幫我監製兩部電影,《不見》和《幫幫我愛神》。而他自己也慢慢走向他想拍的電影道路,不需要再太顧及其他投資老板的意思。

在你與蔡明亮合作的多數電影中,包括最後一部《日子》,你扮演的角色就是你的真實名字。在電影《你那邊幾點》中的角色小康就是一個例子。你如何看待角色就是演員的真實名字?你認為這可以讓演員更進入角色嗎 ?
在他的第一部電影《青少年哪吒》,我就以自己的本名小康出現,後來他就以小康這個人或這個家庭爲主,拍了一連串的電影。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很好,大家可以分別來看,也可以照着年代來一起看他的作品,更有其連貫性,每一段每一部電影都代表着蔡導演的創作過程與他的經歷。

我們在第 70 届柏林國際電影節上觀看《日子》後,在眾多場景裡最讓我們在腦海中盤桓不去的是按摩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你用眼神和表情傳達出如此强烈的情感,甚至強烈過原本這兩人之間的性。你是怎麼準備這一幕的?你能告訴我們這個場景的拍攝過程嗎 ?
我的表演大部分都是循序漸進,基本上在這場戲是屬於被動的,所以我只能通過眼神來傳遞訊息。我會透過亞儂的對戲中,來調整自己的感覺,感覺出小康這個角色需要被愛、被安慰,然後到達高潮,再平復心情。
在你一生中演過的所有電影中,你將《日子》定位在哪裡?我們很好奇你的看法,因為與其他電影相比,《日子》在風格和敘事方面有明顯的不同。
我覺得《日子》是蔡明亮導演的一個創新的作品,它是結合半記錄、還有半劇情的方式組合而成。我覺得他不想再拍以往有劇情的電影。也很高興柏林影展的觀衆能夠喜歡這個電影,也經順利的進入競賽片。

你對這個片名《日子》的想法是 ?
我覺得《日子》這片名很符合這個電影。因爲這就是蔡導的生活縮影,在裏面有著我的生病經歷,也有他的生活經歷,裡面的表演都很貼近真實生活。
我們在網路上還沒有看到任何公告,但是未來你有與蔡明亮合作的新計畫嗎 ?非常感謝你。
接下來的計劃就是在九月份,會在巴黎拍行者慢走系列的作品。
翻譯者: Merve BÜLBÜL – 张玉